2021“長沙農民大學生年度人物”風采
鄉村振興,政策是指導,人才是關鍵。為表彰2020-2021年度長沙市農民大學生在鄉村振興、服務基層、抗擊新冠疫情、基層黨建等工作中取得的成就,長沙廣播電視大學在長沙市農民大學生中評選出十大“2020-2021年度長沙市農民大學生年度人物”。
他們中有的是基層組織的“螺絲釘”,有的是鄉村致富的“領頭雁”,還有的是鄉村治理的“新鄉賢”。他們的事跡向我們展示了新時代農民大學生的風采,向長沙市基層黨組織人才培養交出了最美的答卷。
相信在人才振興推動鄉村振興發展的道路上,長沙農民大學生一定會成為鄉村振興的帶頭人、實干家,在鄉村振興的事業上大有作為!
帶領村民共同建設美麗宜居鄉村
彭友誼,長沙縣2019年秋季農村行政管理專業(本科)學員,女,1975年5月生,中共黨員,長沙縣路口鎮路口社區黨總支書記、社區主任。2020年磨盤山及社區全域疫情防控兩個多月的嚴防死守,是她對黨旗下誓言的堅守;推行黨員包片聯戶責任制,是她踐行帶領村民共建美麗宜居鄉村的承諾。每一次惠民利民為民的決策,每一個聞令而動、沖鋒在前的行動,都是她開講的《黨是最大的靠山》黨課的最質樸真實的素材。
甘做家鄉父老的“孺子?!?/span>
黃蘭,長沙縣2019年秋季農村行政管理專業(??疲W員,女,1980年10月生,中共黨員,長沙縣果園鎮新明村黨總支支委委員、村委會委員。她心系家鄉發展,放棄高薪返村工作,甘心做一名帶領家鄉父老共同富裕的“孺子?!薄T诖逯晌嘧宇I導下,她與村民一起勤勉干事,以黨建為發展護航,以綠色有機發展引領鄉村振興,立足生態優勢,激發調動群眾積極性,積極壯大集體經濟。2020年新明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3萬元,先后獲評“全國文明村鎮”,“湖南省美麗鄉村示范村”、“湖南省生態村”,“長沙市兩型示范村”等。
在“光明”的田野,“播”撒豐收的希望
徐建芬,望城區2019年秋季農村行政管理專業(本科)學員,女,1981年7月生,預備黨員,望城區白箬鋪鎮光明村婦聯副主席。她是光明村深受網友關注和喜愛的“村播”,是拿起“新農具”的新型職業農民。她用短視頻講述光明村山水風景、特色美食、民俗風尚,為鄉村振興的事業注入源源不斷新動能,助力脫貧攻堅,推動著村集體產業朝著更高質量發展。她用一顆永遠向黨的紅心,在“光明”的田野,“播”撒著豐收的希望。
無私奉獻,帶領村民共同致富
王亞平,望城區2019年秋季農村行政管理專業(??疲W員,男,1980年8月生,中共黨員,望城區大澤湖街道回龍村人,望城區亞平種養合作社法定代表人。身為企業家的他,辦種養合作社,帶領村民們養土雞,搞稻田養蝦、荷花池養甲魚,用精細耕作理念帶領大家共同致富。身為望城區優秀黨員的他,積極參與慈善捐款、防汛搶險、抗擊疫情、義務巡防、慰問孤寡……,他永遠帶著靦腆而樸實的笑意默默貢獻自己的力量。他始終相信,對村民無私奉獻,才是黨徽熠熠生輝的價值所在。
促成集體經濟“落地開花”
周志強,瀏陽市2018年秋季農村行政管理專業(專科)學員,男,1975年1月生,中共黨員,瀏陽市北盛鎮亞洲湖村黨總支書記、村委會主任。他敢想敢干,團結廣大黨員、干部和群眾,抓住瀏陽市經開園區建設機遇,盤活荒地,整合土地資源,全力促成各種項目在村里“落地開花”,讓亞洲湖村走上了“物業經營型”與“鄉村服務型”相結合的村集體經濟發展道路。通過各方的努力,2020年亞洲湖村村級集體經濟收入達到200余萬元。
在經濟薄弱村打了一個漂亮的“翻身戰”
萬小冬,瀏陽市2019年秋季農村行政管理專業(專科)學員,男,1976年1月生,中共黨員,瀏陽市小河鄉潭灣村黨總支書記、村委會主任。他一心為民,敢于創新,帶領黨員和村民們率先創建了百畝荷花種植基地,為村民提供了大量就地就業崗位。他不畏困難,不斷嘗試,注重土特產品的品質提升和電商推廣,大幅提升了村集體農產品的附加值和銷售量。2020年潭灣村集體經濟收入突破20萬元,這個以往的經濟薄弱村在他的帶領下打了一個漂亮的“翻身戰”。
為居民筑牢防疫屏障
譚娜,寧鄉市2009年春季農業經濟管理專業(??疲W員,女,1984年3月生,中共黨員,寧鄉市夏鐸鋪鎮夏鐸鋪社區支委委員、居委委員。她履職盡責,多次策劃社區大型文娛活動和公益志愿服務,出色完成各級領導社區調研講解工作。她無私奉獻,主動參與新冠疫情防控工作,參與門店消殺、接送群眾接種疫苗、宣傳抗疫知識等工作,為居民筑牢防疫屏障。個人曾多次獲寧鄉市、夏鐸鋪鎮優秀黨員、優秀黨務工作者、先進個人等榮譽。
用行動詮釋為人民服務的意義
王云,寧鄉市2011年秋季農村行政管理專業(專科)學員,女,1984年6月生,中共黨員,寧鄉市喻家坳鄉高田村村委會委員。她服務村民,任勞任怨,不爭名利,只爭朝夕,用行動詮釋為人民服務的意義。她奮戰在新冠疫情防控一線,奔波在村民共同致富的大道上,用奉獻標注平凡人不平凡的人生高度。個人曾榮獲寧鄉市婦聯先進個人稱號,多次獲喻家坳鄉優秀共產黨員、優秀村干部等榮譽。
創新星湖社區黨建基層治理模式
鄧淑霞,校本部2018年秋季農村行政管理專業(本科)學員,女,1978年11月生,中共黨員,岳麓區天頂街道星湖社區黨總支書記、居委會主任。她求真務實、敢想敢干,創新星湖社區特有“1+7+N”黨建基層治理模式。她以黨建引領基層社區治理,不斷擴大黨建“朋友圈”,規范社區“一門式”服務,推動共創、共建、共享的社會多元力量參與社區治理的模式建立,是居民心中名副其實的社區“網紅”。
領導群眾眼中的“多面手”,抗疫一線的“娘子軍”
袁芳,校本部2019年秋季農村行政管理專業(本科)學員,女,1976年5月生,中共黨員,開福區青竹湖街道新太安社區黨委委員。她是領導和群眾眼中的“多面手”,是沖鋒新冠抗疫一線的“娘子軍”。她舍小家,顧大家,以一顆不忘初心、牢記使命的赤誠之心,精心完成每一件看似平凡其實偉大的小事,為這個無物業管理的小區筑起抗擊疫情的銅墻鐵壁。